医院打造品牌有多难?这家医院靠三元钱留住了人心!
来源: | 作者:百康医疗器械网 | 发布时间: 2021-06-21 | 413 次浏览 | 分享到:
医改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但网络上偶尔爆出的医患冲突事件,甚至暴力伤医事件,让人揪心。一方面,部分患者对医疗服务不满意,认为一些诊疗过程中存在程序性冷漠,候诊一小时,看病十分钟;另一方面,医院一些一线职工诉苦薪酬低,甚至整个科室集体申请转岗。

管理好一家医院,为什么这么难?建设一所高质量的医院,最关键的是什么?一家医院该怎样脱颖而出,并满足患者群体的期待?
《医院品牌的奥秘》一书的作者李庆说,没别的活路,医院品牌是留住人心的最好的“胶水”。但怎么沉淀成品牌?来看看它们的“多此一举”!



三元钱留住人心的公立医院



拦截“大处方”,避免无谓的检查,为患者“减负”,是公立三甲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
其他医院为了拦住“大处方”,花几十万元买软件,进行监控预警,还明察暗访,但事关医护人员的收入,难保有“漏网之鱼”。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另辟蹊径,从人心入手,就花了“三元钱”。该院领导有针对性地组织了调研活动,分批把职工们带到当地最贫穷的大山里。每人只带三元钱,只拿着地图,在当地生活一天,调查老百姓平时生病了怎么治,日子怎么过。调研活动结束后,有职工流着眼说,今天才知道,一张处方单可能是这里老百姓一年的口粮钱。此后,该医院的药占比开始下降,从34%下降到20%
为了把人心聚起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把院务公开做到极致,医院的每一笔财务支出都定期公示,职工可以“指指点点”。职工过生日,院长去送生日蛋糕;职工生病手术,领导会守在手术台旁。



“自找麻烦”的民营医院



河南广播电视台报道过,郑州市某肿瘤医院附近小区有业主私开宾馆,大量来看病的患者及家属入住,引起小区内其他居民不满。有人在电梯和楼道入口喷漆“咒骂”:看不好病,钱白花!
针对同一问题,武汉市一家民营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却决定“自找麻烦”
武汉被称为火炉之城。酷暑天就诊奔波,无论对患者,还是对家属来说,都身累心累。有的家属为了省钱或是更好地照顾亲人,甚至在医院门外席地而卧。医院工作人员下夜班时无意发现,医院旁边的银行门口也有不少患者家属打地铺睡觉。
医院管理层知道后,心里很不好受。从那天起,在晚上门诊结束后,医院工作人员迅速整理一楼门诊大厅,腾挪空间,对大厅清扫、消毒,并打开空调,让患者家属们能有一个免费、安全、干净、离亲人更近的容身之地。医院管理人员挨个登记患者姓名、楼层、床号,医院保安进驻大厅专人值班,把这里变成安全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