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于3月21日发生变更,新增多项业务范围,其中就包括:销售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
这似乎是在预示,华为将来进一步扩展其经营的业务类型,而这其中就包括医疗器械行业!从华为的注册证上初步预估是一个带在手上的单导心电采集器,支持无线充电,但是没有诊断功能,偏向于社区老人群体的,用途于采集慢性病或者亚健康的生理数据,属于医疗器械范畴,由此看来,老龄化的医疗器械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可穿戴设备的人群划分和简易方便的辨识度以及强大智能的操作系统使得老年人或者社区医务工作者,不用太多的专业技能也可以轻松上手,也可以初步判断,老年人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意愿正在加强,人们对医疗器械平民化,扁平化,简易化的需求越来越高。
对于华为进军医疗器械行业,拿证的消息其实可以看到国家和企业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前景是看好的,各大企业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期待是很大的,企业的对人群划分,对产品的精准定位,国家对政策扶持,疫情利好,也变相说明了为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发改委明确,未来3年要重点支持影像设备、治疗设备、体外诊断产品、植入介入产品、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5大类医疗器械发展!
《方案》明确重点支持以下5大类医疗器械发展:
1.影像设备。鼓励国内空白的 PET-MRI、超声内窥镜等创新设备产业化。推动具备一定基础的 PET-CT、CT、MRI、彩色超声诊断设备、电子内窥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线机(DSA)等设备升级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加快大热容量 X 射线球管、超导磁体、新型超声探头等核心部件及图像处理软件等核心技术的开发。
2.治疗设备。鼓励国内空白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等创新设备产业化。推动具备一定基础的高能直线加速器及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装置、血液透析设备(含耗材)、治疗用呼吸机、骨科手术机器人、智能康复辅助器具等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
3.体外诊断产品。鼓励国内空白的全实验室自动化检验分析流水线(TLA)等创新设备产业化。推动具备一定基础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新型分子诊断仪器、即时检验系统(POCT)等体外诊断产品及试剂升级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
4.植入介入产品。推动全降解冠脉支架、心室辅助装置、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神经刺激器、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组织器官诱导再生和修复材料、运动医学软组织固定系统等创新植入介入产品的产业化。
5.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医疗器械专业化咨询、研发、生产、应用示范服务平台,为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信息咨询、核心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已上市产品质量跟踪评价和应用示范等公共服务,推动行业全面转型升级,促进产品质量性能提升。
所以期待国产医疗器械进军国际市场。期待华为能助力中国医疗。用万物智联改变身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