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在2018年发布了《2016年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报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Study 2016,下称GBD),对195个国家和地区在1990到2016年间个人医疗服务的获取情况和质量进行了评价。
这份报告将在有效护理情况下不应发生死亡的32种疾病的死亡率作为评估指标,依此计算出世界各国的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指数(Healthcare Access and Quality Index,以下简称HAQ指数)。各国指数分布在0到100之间,分值越高,说明该国个人获得的医疗服务机会和质量越高。
透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医疗能力差距有多大?哪些国家的医疗能力更强?中国的医疗能力处于什么水平?
全球各国医疗能力总述
整体来看,世界各国的医疗能力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关。
我们参考《柳叶刀》对HAQ指数的划分,在世界地图上绘制出各国医疗水平分布情况。可以看到,北欧、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能力最强,其次则是拉美、东欧、阿拉伯地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处于医疗质量水平末端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
全球医疗能力前20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
HAQ指数得分最高的冰岛,在包括新生儿异常、慢性肾脏疾病在内的17种疾病HAQ指数得分上都达到最高的100分。
挪威、荷兰、卢森堡、澳大利亚、芬兰、瑞士、瑞典、意大利和安道尔跻身前10行列。这些国家在更广泛的疾病上得分较高,包括疫苗可预防的疾病、传染病、母婴健康以及癫痫、糖尿病等需要复杂病例管理的疾病。